詳細信息
散熱器的選擇
SSR每安培電流發熱量約為1.5W,三相SSR的發熱量為三相負載之和。使用10A以上SSR必須選擇按照與其匹配的散熱器。
選擇合適的散熱器,不僅與散熱器的大小有關,而且和地域、環境、溫度(季節)、通風條件及安裝密度等因素有關。SSR的底板與散熱器連接處均勻涂超導熱硅脂。
散熱器效果的參考標準:SSR的底板與散熱器相連接的接觸面溫度不得超過80℃
模塊散熱器選擇
用戶選配散熱器時,必須考慮以下因素:
① 模塊工作電流大小,以決定所需散熱面積;
② 使用環境,據此可以確定采取什么冷卻方式——自然冷卻、強迫風冷、還是水冷;
③ 裝置的外形、體積、給散熱器預留空間的大小,據此可以確定采用什么形狀的散熱器。
一般而論,大多數用戶會選擇鋁型材散熱器。為方便用戶,對我公司生產的各類模塊,在特性參數表中都給出了所需散熱面積。此面積是在模塊滿負荷工作且在強迫風冷時的參考值。
下面給出散熱器長度的計算公式:
模塊所需散熱面積=(散熱器周長)×(散熱器長度)+(截面積)×2
其中,模塊所需散熱面積為模塊特性參數表中給出的參考值,散熱器周長、截面積可以在散熱器廠家樣本中查到,散熱器長度為待求量。
在使用功率器件時最重要的是如何使其產生的熱量有效地散發出去,以獲得高可靠性。
散熱的最一般方法是把器件安裝在散熱器上,散熱板將熱量輻射到周圍的空氣中去,以及通過自然對流來散發熱量。
一般地說,從散熱器到周圍的空氣的熱流量(P)可由下例表示。
P=hAη△T式中
h為散熱器總的傳熱導率(W/cm2℃),A為散熱器的表面積(cm2),η為散熱器效率,△T為散熱器的最高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
上式中h是由輻射及對流來決定,η是由散熱器的形狀來決定。
總之,散熱器的表面積越大,與環境溫度之差越大,散熱板的熱量輻射越有效。
(1)輻射散熱
下述近似式表示輻射散熱
hr=2.3×10-11×ε(△T/2+237)3(W/cm2℃)式中
ε是表面輻射率,隨散熱器的表面狀況而變化。表面研磨光潔的產品ε=0.05~0.1也就是說輻射率極差。然而,散熱器表面涂以涂料,經氧化可使ε=1
(2)對流散熱
功率器件安裝在裝置的框架上時,采用對流散熱比輻射散熱更有效。在一個大氣壓的空氣中,采用對流散熱器的傳導率近似地由下式表示。
hc=4.3×10-4×(△T/H)1/4(W/cm2℃)
式中,H是散熱垂直方向的高度。散熱器的間隔高定在H1/4(cm)之內。總之,散熱器的垂直方向長于水平方向更為有效。
(3)散熱器效率η
若用薄材料制成散熱器,則離熱源越遠,表面溫度越低,散熱效果也越差。上述公式是假定溫度都是均勻分布的,而實際上在散熱板的邊緣部位表面溫度越低。
這種由散熱器本身溫度確定的系數就是散熱器效率,它表示散熱板實際傳遞的熱量與器材安裝部位最高溫度視為均勻分布時的熱量之比。
η主要是由所用散熱器的材料大小與厚度來決定的。一般地說,熱傳導率高的材料如鋁(2.12W/cm2℃)及銅(3.85W/cm2℃)而鋼(0.46W/cm2℃)就相當差了。
另外,散熱器的厚度以厚些為好,并以跟散熱器的長度平方成比例為最佳。
根據上述各點,適用于功率器件的散熱器應滿足下列要求:
(Ⅰ)表面積盡可能大些。
(Ⅱ)散熱器表面陽極氧化,發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