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背光板:
背光板,英文簡稱BL(back light),是用來確保液晶顯示屏 背后發出光亮的光源裝置。因為液晶顯示裝置本身是透明的且不會發光,所以需要背光板來輔 助。背光板的亮度、均勻度等一些指標對液晶顯示屏的相關性能有著直接的影響。
主要特性:
1.輝 度:要求高輝度,例如筆記型電腦需求1600nit; 監視器需求3000~6000nit
2.均勻度:黑白液晶模組用 為75%彩色液晶模組用為80%以上
3.耗電量:要求低耗電,一般為Lamp管電流3~3.5mA。
4.重量:此項特質為可攜式電腦用背 光板相當重要的考量點,為求輕量化,除導光板由原來的平板改為楔型(wedge type),并朝更 薄型的方向開發(目前wedge type的厚度已要求2.0~0.7mm)。目前重量對桌上型液晶顯示器而言 雖非重要課題,惟在顯示器朝更大型化發展時,導光板的重量將成為模組設計時的考量重點。
上述四項特性為 評估背光板performance的主要依據。但事實上由于這些要求之間相互沖突,例如低耗電量與高 輝度、輕且薄的導光板與高導光效率,將很難讓每項特性都達maximum。是以如何做到total performance的最大值,是背光板設計的重大考驗。
組件功能:
振蕩器:產生60-100KHZ的振 蕩方波信號。
功 率放大:把振蕩器產生的信號放大到足夠點亮燈管的功率。
高壓輸出:把功率放大后的信號升壓 并轉換為正弦波輸出,點亮CCFL燈管。
保護檢測:對背光板輸出的電壓及CCFL燈管的工作電流、工作狀態進行 檢測,如果有異常,控制振蕩器停止輸出,進入保護狀態。
檢修方法:
1、檢修背光板時要掌握背光 燈管的特性、點亮原理和背光板的組成、工作原理。雖然背光板的外形、元件型號組成各不相 同,但基本原理是一樣的,只要具備了理論基礎,就可以分析故障,背光板的故障種類很少也 就3-4種,背光板的高壓輸出及功率放大電路原理簡單,多采用全橋/半橋驅動,一般采用MOS管 或功率模塊。
2 、背光板的檢修首先要確保電源部分工作正常。即待機電源3.3V或5V,12V,24V ,PFC電路工作 正常,才可以檢修背光系統的檢修
3、檢修時可以去掉電源板到主板的排線,把待機電壓5V分別與STB(待 機控制)BRI(調光)和BL-ON(背光控制)3個腳連接在一起正常時背光板應該是能正常點亮的 ,這一步可以判斷是主板問題還是電源板的問題。
4、如果背光燈管依然一下不亮說明沒有脈沖信號加到背光逆 變器上。我們檢修背光電路時可以把背光系統看作成一個行掃電路來檢修
5、背光控制芯片有一個特性,在芯片 剛上電時2秒鐘左右是不受任何反饋引腳控制保護的,是有輸出脈沖的,在啟動后得到其檢測引 腳的正常反饋信號后才會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如果在啟動后沒有得到反饋信號或是不正常的 反饋信號,芯片就會進入保護狀態停止輸出激勵信號
6、利用此特性首先在上電時現檢測背光控制IC的脈 沖輸出腳在上電時有無電壓輸出,有條件的可以用示波器測該脈沖輸出腳的信號波形,也可以 用萬用表的交流電壓檔測有無脈沖輸出。
我們根據此處的電壓值判斷故障點是在以背光控制芯片為核心的電路 還是在后級電路。(需注意芯片保護后需斷電后再啟動后才會有2秒鐘左右的輸出)
7、如果有信號輸出,可以判 斷故障在后級驅動部分。
否則故障在背光芯片控制部分。
我們可以測量其后級的激勵變壓器輸出端是 否有交流激勵信號輸出(因為背光電路的工作頻率在56KHZ左右超出了我們普通萬用表的頻率響 應所以沒有準確的電壓值,數字表一般為~30伏左右,機械表在~10伏左右。需強調一點不管電 壓值為多少2個繞組獲得電壓值肯定一樣,否則就是有問題。
8、當其激勵變壓器輸出脈沖正常后我 們就繼續向后級一步一步的測量直到找到脈沖的短路點。
上述檢修過程就是檢修背光電路開機后一下不亮的 一個快速有效的檢修方法。